云南毒蛇白眉腹蛇简谱

发表时间: 2021-09-25 20:59


白眉蝮蛇属于一种剧毒蛇类,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,北京、 河北等地区。

毒性很强,行动缓慢,毒牙为前管牙,2到4颗,体长750mm左右。卵胎生,每年7、8月份产6至8条。


白眉蝮蛇

全长雄性414+64 mm,雌性344+48 mm,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,有两行深棕色圆斑,左右交错或并列,圆斑中央色浅,外侧常开放呈马啼形,有的标本还有一条红棕色脊线;眼后有一呈色眉纹,其上缘镶以黄白色边;尾后段黄白色,但尾尖常为黑色。

吻棱明显;鼻间鳞外侧尖细笛向后弯;背鳞中段

21行;腹鳞+尾下鳞167-196,平均180。有颊窝,有管牙。



白眉蝮蛇

食物

捕吃鼠类、蜥蜴、蟾蜍、蛙、鱼、蛇等,主要吃鼠类 。白天晚上都见外出活动

分布

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,北京、 河北、辽宁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、甘肃。国外分布于朝鲜半岛。

春秋两季多集中在坟堆草丛冬眠场所附近活动;夏季秋初多分散活动于稻田、耕地、沟渠、路边、村舍、园林。是一种小型毒蛇,一般不主动攻击人。


在浙江每年11月到翌年3月初为冬眠期,在活动期的5及6月和10月分布有两次活动高峰。卵胎生,5月及9月曾见交配,8月到9月产仔2~20条,初生仔蛇全长140~170 mm。垂直分布从沿海低地到秦巴山区海拔1 100 m。


分类学

属于爬行动物,捕吃鼠类、蜥蜴、蟾蜍、蛙、鱼、蛇等。

蝮蛇别名土公蛇,是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的一种小型毒蛇,除食用外,有很高的医药价值。它种原易得,养殖方法不难,是群众致富的一项新型养殖业。

蝮蛇饲养

一、开发利用用蝮蛇作原料生产的一些贵重药品能医治多种疑难病症。 目前国内科研单位开发应用的途径自:①蝮蛇毒素是生产高效抗血栓药物的原料。②蛇干有祛风、镇静、解毒业痛、强壮、下乳等功效。因此开展蝮蛇的人工养殖有较高的经济价值。 蝮蛇纯干毒粉在国际市场是黄金价的20倍,在国内每克价超过1000元。

二、生活习性蝮蛇体长60~70厘米,头略呈三角形。背面灰褐色到褐色,头背有一深色“∧”形斑,腹面灰白到灰褐色,杂有黑斑。平时行动迟缓,当受到惊扰时尾尖颤动。常栖于平原、丘陵、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有乱石堆下或草丛中,弯曲成盘状或波状。捕食鼠、蛙、哳蜴、鸟、昆虫等。蝮蛇的繁殖、取食、活动等都受温度的制约,低于10℃时蝮蛇几乎不捕食;5℃以下进入冬眠;20℃~25℃为捕食高峰;30℃以上的钻进蛇洞栖息,一般不捕食。夜间活动频繁,春暖之后陆续出势寻找食物。

三、繁殖方法仔蛇2~3年性成熟,可进行繁殖。蝮蛇的繁殖方式和大多数蛇类不同,为卵胎生殖。蝮蛇胚在雌蛇体内发育,生出的仔蛇就能独立生活。这种生殖方式胚胎能受母体保护,所以成活率高,对人工养殖有利,每年 5~9月为繁殖期,每雌可产仔蛇2~8条。初生仔蛇体长14 ~19厘米,体重21~32克。新生仔蛇当年脱皮1~2次, 进入冬眠。

四、饲养技术

1.养殖场设置 蝮蛇养殖场要根据养殖数量建造。饲养密度,一般每平方米不超过5条。有缸养、室内养,室外场地养。少量的可用缸养,缸口需加能透气的盖。室内养和场地养总的要求要做到安全、防逃、防害。地面、墙壁要用水泯抹光滑,以防鼠挖洞和蛇钻洞逃走。

2.饲养管理 蝮蛇新陈代谢缓慢,饱食后几天,甚至几十天不吃食物,也不会饿死,但要供给饮水。 蝮蛇是肉食动物,主要以小型动物为食,可将鱼、蛙、鼠、虫、肉块及鸟、鸡鸭蛋等投入饲养场地,让蝮蛇随时吞食。还可在饲养场内设置诱虫灯诱来昆虫供蛇捕食。蝮蛇的牙齿无咀嚼能力,食物都是被整个吞入胃内,靠消化能力很强的胃液消化。饲养场内要保持清洁卫生,及时清扫,清除病蛇、死蛇。池内饮水要经常更换。饲养员最好经过掊训,严防蝮蛇伤人(要备好蛇伤药物)。

3.越冬保护 饲养蝮蛇保护过冬十分重要,不论采取什么方法,都要严防鼠害,要经常检查越冬场所的温度,防止冻伤蛇类。在冬眠前,要供足食物,增加蛇体的营养贮备,为安全越冬创造良好条件。 可采取下列方法保护蝮蛇安全越冬。

(1)砂器越冬法。在木箱内铺一层20厘米厚的细砂。把挚眠的蝮蛇放一层在砂上,再铺细砂 20厘米,再放一层蛇,如此反复,直到木箱装满盖好,然后把木箱置于0℃~2℃的窖内。第二年春暖时,将蛇箱搬入养殖场,让蛇爬出。

②钻孔修巢越冬法。在饲养场地,用铁钎钻深孔,让蝮蛇爬进洞内越冬,然后将洞口盖土20厘米。来年春暖除去覆土,让蛇自然爬出。

(3)挖坑堆石越冬法。在饲养场内,挖深1.5~2米的坑,内堆乱石、杂草等,待蛇爬进石缝冬眠后,再覆土20 厘米,待到春暖后清除覆土,蛇会自然爬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