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恒温13℃的“地底世界”中度过一个清凉的端午节

发表时间: 2023-06-21 12:38

在恒温13℃的“地底世界”中度过一个清凉的端午节

一个充满热情的夏天开始了,炙热让白日变得漫长,人们从城里走出来,进山、入村,寻找清凉。古时文人的避暑,是纵情山水间,挥洒豪情,而经过了漫长岁月,现代人拥有了更多选择。光怪陆离的地底世界,经过前人的探索挖掘,配以现代化的设施设备,得以向世人开放怀抱。

在奇特的地底世界,躲过太阳炙烤的岩溶沉积物自带神秘气质,吸引着来客往最深处探索。这是房山区石花洞的魅力,与地表之上的景色不同,带着潮湿的空气,它从过去中走来,用经过时间雕琢的奇观,把人拉入清凉的梦境。

石花洞里光怪陆离的地底世界。石花洞景区供图

恒温13℃的地底世界

公路向广阔的郊外方向延伸,两旁郁郁葱葱的树影从眼前向身后跑去,仿佛进入梦境前的通道。距离市中心50公里处,便是石花洞入口。这里是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,与广西芦笛岩、福建玉华洞和浙江瑶琳洞并称为我国四大岩溶洞穴。

这是一个充满各种各样绚丽多姿奇妙异常景象的地底世界,常年恒温在13℃,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。石花洞洞体一共分为上下七层 ,一至四层对外开放,游览长度达到2500米。冬天不冷,夏天凉快,一年四季都适合游玩。

走进洞内,便会惊叹于自然景观的玲珑剔透和华彩多姿。随着游览步道逐渐深入,层层相连,洞洞相通。洞里还有一条地下暗河,若是停下脚步仔细分辨,就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。

数千万年积淀而成的奇观

专家考证,石花洞内的岩溶沉积物数量是中国之最,不仅有沉积而成的石笋、石竹、石钟乳、石幔、石瀑布等,还有众多石花、石枝、卷曲石、晶花等自然形成的造型。其中,众多的五彩石旗和美丽的石盾是中国洞穴沉积物的典型,也是游客前来打卡拍照的热门。

自公元1446年圆广和尚云游发现以来,石花洞经过不断开发,现在已形成20大景区,共有超过150个主要景观。超过3万年历史的“瑶池石莲”、堪称国内洞穴第一幔的“龙宫竖琴”、“银旗幔卷”、“洞天三柱”等十二大洞穴奇观,无不令人惊叹叫绝。

石花洞里一景。石花洞景区供图

可以想象出,四亿年前的北京地区仍是一片汪洋大海,后由于地壳运动,沧海桑田,几千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,北京西山就此形成。而原本在海底世界沉积着的碳酸盐类物被溶蚀成岩溶洞穴,在时光的雕刻下发育成如今奇观,让石头也能够通过时间说话。

科教结合的地质自然博物馆

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,石花洞在地质科学研究、地质科普教学和旅游观赏方面均有突出的价值,是一座科教结合的地质自然博物馆。石花洞中的洞穴沉积物,记录着地球的演化历程和沉积环境的变化,是一处研究古地质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库。

石笋,就是一个能够见证北京夏季气候变迁的奇迹。这是石花洞内岩溶沉积物的一种,它的生长与气温、降水有着密切关系,透过对石笋的年层类型研究,便得以窥得历年来夏季温度的年际变化,这是独属于地底世界的清凉一夏。

端午期间,石花洞将推出相关活动供游客体验,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能吃到美食。整个游览时间大约需要两个小时,建议计划出行的游客安排好时间,穿上舒适的鞋子,在地底世界开启梦幻之旅。

新京报记者 陈璐

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